测定物体的长度、体积和重量统称为“度量衡”。秦朝统一六国后,为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遂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书同文字”。秦始皇颁发了在全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一举措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秦代的度量衡制度沿用至今,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秦尺是秦代众多度量衡器具中的一种计量长度的重要工具。
秦朝统一度量衡的年代已经过去2200多年,保留到现在的实物实属凤毛麟角,除个别博物馆有少量的秦权外,还有几只量升,但不见秦尺的踪影。一些学者对秦朝统一全国度量衡这一重大事件的研究只是根据只言片语的历史记载和有限的实物证据作出的判断,难免会有差池。
关于秦尺的论述是根据上海博物馆的“商鞅量”(一种秦方升的量具)上刻有文字"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间接的推定为一寸为2.31厘米,一尺十寸为23.1厘米,这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秦统一前秦尺的长度,有人称为秦小尺。还有人根据出土的器物及有关记载间接推定秦尺为27.7厘米,又称秦大尺,认为当时大小尺并行,各有分工。不少教科书和研究者的论述均约定俗成的参照此类推定,没有任何人提出过异议。真正的秦尺是这样的吗?
秦尺刻字面
秦尺尺型刻度面
最近笔者偶见一方金属质秦尺板(银铅合金),表面泛金属黑色,边角磨光处露银白色,手感沉重,全尺长42.8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重1030克,一头有孔便于悬挂。尺板一面刻有秦小篆体两行即:“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共六十字,意思为秦二世继续执行秦始皇关于统一度量衡制度所颁布的诏书,这与馆藏的秦权和秦升所刻字内容完全一致。尺边沿有点状刻度,尺板另一面刻划有长方形且内有菱形圆圈图案,两边沿也带有点状刻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尺型图案,据推测应是秦统一度量衡时颁布的标准器具——秦尺。重要的是这个尺型长度为33.6厘米,尺内刻度划分15等份亦即15寸。那就是说这个标准尺的长度为33.6厘米,并不是相传的23.1厘米或27.7厘米;一寸实为2.24厘米,并不是相传的2.31厘米或2.77厘米;一尺分为15寸,并非现在的10寸。更惊人的是这个标准尺的长度与我们现在标准尺的长度仅相差0.3厘米,这与过去有人推定的秦小尺和秦大尺的长度差距较大,已彻底打破了我们过去的认知。
刻字面
尺型面
为什么以前的研究结果与此尺相差那么大,原因在哪里?实际上是史料的缺乏造成认知上的分歧和误解,推定当时一寸为2.31厘米与此尺误差0.7厘米,差别并不大,但与大尺的2.77厘米差别就大了,原因一是没有直接证据且参考其他造成推定失偏,二是研究者把秦尺十五进制当成现行的十进制了。差之分毫、谬之千里,这正是秦尺研究的现状。
以物证史,溯本清源。这方秦尺是研究秦代历史的重要物证,它填补了研究秦代历史缺乏实物证据的空白,它的出现定会颠覆过去错误的论点,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它也是一件难得一见的珍贵历史文物。
相关文章:
歧义什么意思(什么是词汇歧义)11-01
货车载重标准对照表(半挂车载荷吨位标准是怎么算的?)11-01
面试怎么自我介绍更突出(如何在自我介绍中展示您的实力和能力?)11-01
萧关古道可以指庆阳(庆阳石道坡:黄土高坡上的丝路古道)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