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博饼是什么意思(厦门中秋博饼习俗的由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4 09:15:11    

“中秋暝(夜),月娘(亮)圆,你三红,我四进,到底状元谁博去”,这是一首描述中秋博饼民俗的闽南民谣。中秋佳节,银盘当空照,月华洒清辉,这天晚上,厦门人最热闹的一定是一家人聚在一块,围着一个大碗,轮流扔掷6个骰子,每扔一次,便伴有“叮叮当当”骰子清脆的跳跃声,以及人们一阵阵的喝彩声或惋惜声。

博饼习俗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此习俗流传至闽南、台湾甚至海外,但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厦门。在鼓浪屿日光岩的半山坡,郑成功将士们中秋博饼雕像,更让众多海内外游客知晓了博饼风俗。


博饼,关键在一个“博”字。博到的结果从小到大依次为:一秀(秀才),二举(举人),四进(进士),三红(探花),对堂(榜眼),状元。

一秀为 1 个红四点,共有 32个一秀。二举为2个红四点,共有16个二举。四进为4个骰子是相同点数的(不含4个红四点),共有8个四进。三红为3个红四点,共有4个三红。对堂为6个骰子是1、2、3、4、5、6一条龙顺序的,有2个对堂。

1桌博下来只有1个状元可获奖品,状元要比大小,最大的状元得奖品。4个红四点即为状元,叫四红;另2个骰子如果均是红一点,叫状元插金花,是状元中最大的。如果两人都博到了四红,那么比另2个骰子的点数,点数多者胜出。5个红四点叫五红,除了五红之外,也有5个骰子是相同点数者,叫五子,五子比四红大,比五红小。如果两人都博了五红或五子,那么比另1个骰子点数的大小。

如果博出来的6个骰子点数相同,红色大于黑色。6个红四点称“六博红”,所有的饼全归这人,但状元插金花的奖品例外。若博得6个六点黑,称“六博黑”,那要关灯 抢奖品。无论是“六博红”还是“六博黑”,都会令参与者十分扫兴,还好,要博到这种的几率非常低。

博饼另一关键词是饼,原先真的是饼,一秀饼最小,状元饼最大,博到者便领饼回去。近年来,饼慢慢演变成了日用品、购物卡,甚至现金,成为单位给员工发福利的一种方式,但也埋下了有人乘机行贿送礼的隐患,形成不正之风。

起初,博饼基本在中秋夜举行,如今,从农历八月初一到八月三十的整个月,“叮当”博饼声都此起彼伏,地点不仅在家中博,也在单位、商协会、营业场所博。博饼洋溢着参与者的喝彩和欢笑,讨的是一个欢心,博的是一个好运。特别是博中状元的 人,更是满心欢喜,自信接下来一年运气旺旺。中秋博饼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激情、期盼,营造了与众不同的中秋佳节氛围。

关于博饼的起源,有多种传说。用骰子“博状元”,起源于隋唐年间,是赴考的士子为祈求考中进士而发明的一种游戏,一千多年来,游戏规则变化不大,但游戏的筹码形式不断演变,从“状元筹”、普通钱币、“状元会饼”到各类生活用品,形式各异。

南宋时期,“状元局”流行于江南民间,明代,江南将“状元局”发展成“状元筹”,产生了用骰子博“状元筹”的博弈游戏:将月饼切成大中小3块,叠在一起,大块放在下面,为“状元”;中块放在中间,为“榜眼”;小块放在上面,为“探花”。

至于中秋博饼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在元朝末年,闽南人把中秋月饼做成圆饼,比喻为元兵,在饼中塞入写有“杀”字的纸条,聚集在各处的勇士在中秋夜一起起义抗元。

另一种说法与郑成功有关。三百多年前,郑成功率部驻扎厦门操练水师,在厦门思明多处都有营寨,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开始思念家人。郑成功为了激励士兵先国后家的斗志,便命部将洪旭巧设“中秋会饼”作为筹码,与骰子游戏规则相结合,用六个骰子和一个碗,让士兵轮流在碗中掷骰子。洪旭发明的这种玩法,宽解了将士中秋的思乡之苦,也由此成为博饼文化的雏形。

中秋博饼曾经盛行于闽台,尔后历经沧桑,仅剩下厦门完整保留了这一习俗,并演变成独特的地方文化。近年厦门的这一习俗又通过媒体举办的“博饼王中王”活动,渐渐传播到闽南其他地区以及台湾省。

相关文章:

外墙为什么会渗水到内墙(揭秘外墙渗水三大原因)04-02

高压线为什么是裸露的?04-01

家里为什么不能养桂花(都说这6种花“寓意差”,不能拿回家养,信还是不信?)04-01

为什么卧室有下水道味(房间内总有下水道的味道是怎么回事?)04-01

为什么舌苔重(引起舌苔厚腻、痰湿重的七个因素)04-01

胶为什么会粘在一起(胶粘剂粘接机理有哪些?)04-01

为什么厨房不能装空调呢(厨房装空调,为什么不好用?)03-31

竹席为什么会发霉(夏天凉席别用清水洗,水中添加以下3种物体清洗,驱除螨虫效果好)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