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端午节作文开头古诗(端午节中的绝美诗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09 12:45:08    



诗词最具中国文化品质,我们在诗词中不仅可以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还能从诗词描绘中“追溯”千百年间的历史场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诗词。比如说下面这几首,读的时候让人感觉就像是粽子一样飘香、回味无穷。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解:这篇诗词先是从端午节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已经离去了千百载,怎么还能回来呀!”国破身死的屈原还剩下什么,恐怕也只有千古绝唱《离骚》了。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杨柳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花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注解:这首诗词的上片写的是端午节的风俗,“榴花”、“角粽”都是标志性的景象;而下片描写了人们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紧接着抒发了离别的愁绪。还在后面写了一位闺中女子,享用粽子后在家休息,梦醒后却想出外踏青。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注解: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无论是好友相聚、还是返乡探亲,都会让人滋生时光飞逝的感叹。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解: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了山村。诗人吃的粽子有两个鬓角,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存药材、配药房,为的是该年平平安安。忙完了这些,差不多是夕阳西下的时刻,诗人的家人已经把酒菜打点好了,回到家就高兴地喝了起来。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解:诗人看着别家儿女手缠五彩绳,欢喜庆端阳,心里一阵惆怅。感叹在这样的日子里,有谁还记得那投江而死的忠魂义士,有谁还记得《离骚》的忧伤?


相关文章:

外墙为什么会渗水到内墙(揭秘外墙渗水三大原因)04-02

高压线为什么是裸露的?04-01

家里为什么不能养桂花(都说这6种花“寓意差”,不能拿回家养,信还是不信?)04-01

为什么卧室有下水道味(房间内总有下水道的味道是怎么回事?)04-01

为什么舌苔重(引起舌苔厚腻、痰湿重的七个因素)04-01

胶为什么会粘在一起(胶粘剂粘接机理有哪些?)04-01

为什么厨房不能装空调呢(厨房装空调,为什么不好用?)03-31

竹席为什么会发霉(夏天凉席别用清水洗,水中添加以下3种物体清洗,驱除螨虫效果好)03-31